近日,由我校学生工作部主办的“榜样如炬·追光而行”国家奖学金获奖优秀学子成长分享沙龙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活动共举办六场主题分享会,历时两个月,通过优秀学子的成长故事与成功经验分享,为全校学生树立了学习标杆,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与人文交流氛围。
学科交叉融通,榜样力量激荡
沙龙按学科类别分设理工类、人文类、农科类及综合类等六个专场,覆盖全校25个学院。六场活动均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西21-16综合活动室举办,每场邀请不同学院的国奖获得者代表,围绕学科专业特色及个人的学业、科研等成长经历进行分享。
第一场(理工类)以“创新赋能 探索科研之路”为主题,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等学子结合实验攻关与学科竞赛经历,展现了理工科学子如何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第二场(人文类)聚焦“以文载道 厚植人文情怀”,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等学院分享者通过经典阅读、国际交流、社会实践案例,诠释了人文精神在当代的价值。
第三场(农科类)以“扎根大地践行知行合一”为核心,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优秀学子讲述田野调查、科技养殖与科研兴农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担当。
第四场(综合类)围绕“从理论到实践”为主题,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学子结合跨学科研究经历,探讨了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路径。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宇彬老师在总结时鼓励同学们构建成长型思维,学习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们看待失败的方式、时间管理的策略以及处理压力的智慧。
第五场(综合类)围绕“跨界融合时代共振”为主题展开,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海洋学院、医学院等学子结合跨学科研究经历,探讨了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路径。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老师在总结时鼓励同学们向优秀学习,勇于突破舒适圈,培养"主动找苦吃"的勇气,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
第六场(理工类)回归“专业与使命同行”,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学子从技术前沿视角,分享了如何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宏志”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陈宏老师在总结时充分肯定了六位学子的优秀成果,鼓励在场的学子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实干中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一站式社区赋能,朋辈引领共成长
活动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打破传统讲座模式,采用互动问答等形式,拉近榜样与听众的距离。分享会上,国奖学子不仅讲述学术成果、保研经验,更坦诚分享挫折经历与心态调整方法。经济学院杨慧媛同学在谈及从校赛失利到国家级奖项的突破历程时感慨:“竞赛不是天才的游戏,而是普通人的攀登阶梯”。
传承榜样精神,续写青春华章
作为我校学风建设品牌活动,本次沙龙通过多元视角呈现优秀学子的成长轨迹,既彰显了学科特色,也凸显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果。学生工作部秦建丽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获得国奖,是优秀的见证,也是国家爱的力量,希望国奖学子做爱的接力棒和传递者,带动和帮助更多的同学,将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对社会有公共价值的智慧,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也希望其他同学以国奖学子为榜样,树立目标,做好规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追求卓越具体落实在行动上,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学校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打造更多朋辈引领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榜样如炬,照亮前行之路;追光而行,青春自有回响!